男士的角色

心理學家艾力遜(Erickson)把人生分成八個不同的階段。而每一個階段各有特徵和任務,也潛伏著一種危機。若安然渡過這些危機,生命會有更進一步的成長和發展,否則就會受到阻滯,而往後的危機便難以應付了。第五階段稱為青年期—自我認同與角色混亂,雖主要是在青春期,但對日後生命的歷程有長遠影響。在這階段,需要清楚認定自我的身份和所扮演的角色,有了明確的自我概念,建立自尊感,就有能力處理面對問題;如果未能瞭解自己的身份角色,出現混淆,不肯定自身的定位和功能,就會徬徨迷失。男士可以有許多個角色,包括:父母的兒子、兄弟姊妹的哥哥弟弟,丈夫、父親、公司的員工等……。要成為一個成熟有深度及有責任感的男人,就要了解每一角色及其責任。

作為兒子,最基本的是尊重及孝順父母,這個亦是聖經的要求。若果不懂尊重孝順父母,將來成為父親時,您的孩子也不懂得尊重孝順您。在兄弟姊妹的角色中,要懂得彼此愛護、支持及關心,亦需學習人際相處的技巧。而作為公司的員工,要明白盡忠盡力,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所長,實踐人生抱負。而筆者嘗試藉這機會,多點探討作丈夫及父親的角色。

作為丈夫,最重要的當然是維持夫妻關係,使家庭和諧。在筆者處理婚前輔導的經驗中,男士對「男主外、女主內」的觀念,還是根深蒂固的。隨著教育普及與經濟發展,雙職家庭非常普遍,丈夫亦需分擔家務及照顧子女,但實際上,許多男士對於這個轉變未能適應,易與太太引起衝突。男士要適應漸變的家庭婚姻觀念殊不容易。因為缺乏參考對象(他們的父親沒有這樣做),他們往往在摸索中尋找答案。所以,太太可多鼓勵丈夫,使丈夫能夠從不同方面去學習及適應,男士也要努力與太太配合,建立家庭。

在中國傳統文化中,父親總是扮演嚴父的角色,大部份的孩子對於父親都「敬而遠之」,而父親比較少流露出感性的關懷,使父親與子女很難建立親密的關係。作為父親,扮演什麼角色,為子女建立怎樣的形象和典範?

一個慈愛型的父親,會擁抱他的孩子,肯定他們,從不拒絕他們,但不會溺愛孩子。當孩子犯錯時,一定管教孩子,當指正孩子的錯時,也必用積極、肯定的話,令子女被責備之餘,也明白父親對他們的關愛,孩子從而學懂負責任,建立自尊感及成就感,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彼此尊重和合作。

而一個指責型的父親,也愛他的孩子,但他不懂體會孩子的心情,也不明白引導他們的方法,總藉著指出他們的過失來激勵他們更加努力,藉著責備來表達愛,總是看到孩子不足的一面。這種管教方式也许會收到一些效果,但孩子心中卻充滿著懼怕、挫折和忿怒,孩子雖然敬愛父親,卻不享受與父親共處的時光,在情感上對父親也存著防衛。

另一種是缺席型的父親,此類父親在情感中缺席了,可能是因過世、離婚或長期在外工作而不在家,也可能身雖在家,卻因為太忙,以致在情感上與兒女十分疏遠,他不能分享孩子的成敗,對孩子的感受也漠不關心,令孩子變得不愉快、焦慮、沒安全感、低自尊,孩子不能建立依附的關係,成長後也不懂得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。

作為一個有承擔,「有腰骨」的男士絕對不簡單!男士們,一起努力,做好自己的本份,盡力負起各種角色所帶來的責任。

如有任何關於輔導服務的查詢

請致電 2797 6888

WhatsApp 5616 8851

歡迎查詢
1
心暖心輔導中心
你好,有什麼可以幫到你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