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有句話叫「因材施教」,筆者也想分享如何利用腦神經科學培養兒童的大腦發育。
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,孩子的大腦在10歲後就定型,所以3歲、7歲、10歲不但是腦部發展的轉捩點,更是強化潛能的黃金期。一旦錯過孩子大腦發展的關鍵期,就算日後再多的才藝班也補不回來。想孩子變得優秀,便要好好掌握三個黃金期,從小訓練孩子的大腦潛能。
0至3歲:發展大腦本能
這段時間主要在於訓練腦神經細胞具備最基本的生存本能,重點是讓孩子能抱著愉快的心情學習,並且經常誇獎他們。
3歲之前的兒童腦部特徵,例如想競爭、想要模仿、想自己做一些事,或想成為父母或兄弟姊妹等身邊人的同伴。例如告訴孩子:「把玩具收好。」講完之後毫無動靜,不妨改口說:「我們來比賽誰收拾得最快!」又例如叫孩子:「快跑!」他卻慢吞吞,不如改說:「看誰跑得最快!」孩子便會產生鬥志往前跑。這些都是生存本能產生了競爭的特性,而進一步引發的反應。
兒童雖然不喜歡填鴨式知識,但對於學習一些新的東西卻會很開心,那就是因為求知本能產生了想模仿、想自己做一些事的特性。
3至7歲:戒掉大腦拖延習慣
若兒童習慣凡事拖延,大腦沒法培養主動想做的心情,便不會啟動自我報酬系統;導致思考力和記憶力自然無法發揮,加上沒有貫徹到底的企圖心,最後會變一事無成的腦袋。
例如孩子正在玩遊戲機,聽到要收拾房間便回答「等一陣才做」,這種狀況下可問孩子:「如果現在趕快收拾,吃完晚飯可以盡情玩遊戲機,你覺得先做哪件事比較好?」當啓動自我報酬系統,可讓孩子主動說:「我現在先整理。」
7至10歲:培養大腦主動習慣
這階段的孩子,對於接受父母命令會很反感,因此需要用問題方式去引導孩子選擇或讓孩子思考。
例如孩子不擅長數學科,父母只說:「努力一點」或「去問老師」,這樣沒法激勵孩子動力,不如改用這種方法表達:「媽媽小時候也很怕數學科,不過我只要一有不懂的地方就會去請教老師或同學,問幾次之後,數學科便拿了不錯的成績。你自己想怎樣做呢?」又或可提出兩種方式,再問孩子:「你想選擇哪一種?」重點是讓孩子自己說出答案,如「我要這樣做」、「我會那樣做」。
如果想讓孩子思考解決方法,可以說:「可能還有更好的方法,你先去想一想,明天再說,你是聰明的小孩,一定想出辦法。」試著用提議來激發孩子的自尊心,等到他努力想出方法來,也別忘了要稱讚他,如「你真是聰明孩子」、「你真叻仔」,藉著這種方法培養孩子的自我學習能力,才能培養出他們真正的自我報酬系統。
文:黃潔貞
心暖心輔導中心心理輔導經理